发布时间:2013/1/29 10:56:05 浏览量:1504 【字体:
大 中 小】
小小的天井,便是他们的训练场地。
每次演出妻子叶发莲负责敲锣,儿子余董明敲小镲,余辉负责打鼓。
苹果、安卓手机用户可在各大应用市场搜索“魔码”下载安装,或访问:
moma.gzdsw.com
在佳节或某些重要庆典活动中,传统的舞狮舞龙总是能够带给人们节日的喜悦,激昂的鼓点,欢快的锣鼓声,欢蹦跳跃的狮子互相逗趣,恢弘大气的长龙夺珠精彩不断……这些舞狮舞龙的小伙子们却有各种身份,近日,记者走进贵阳一家舞龙舞狮队,记录那些关于他们的故事。
一支队伍 全是兼职
余辉一家租住在后巢乡已经七八年,在一进门的不到十平方米的屋子内,三分之一的空间被表演要用的桌子和道具占据,略显灰暗的室内光线,却让放在桌上的两个狮头很是显眼,一个金黄色,一个大红色。
火炉边,被余辉叫来的成员们早就围坐在此,等着表演。有几位年龄较长的负责锣鼓,其他舞狮舞龙的队员都很年轻,约莫二十岁出头。舞龙舞狮是他们的爱好和兴趣,但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重新找工作养家糊口。
24岁的周虎从十岁开始扮演小狮子,成年后负责狮头位置,已经有十多个年头。跟着堂哥余辉,有活儿的时候出去舞狮,没活时,周虎在后巢村村委会附近摆摊卖水果。
和周虎搭档的是26岁的沈上凯,两人在一起,一头一尾才算得一只活蹦乱跳的狮子。沈上凯是黔西人,舞狮生涯有七八年,因为舞狮收入不稳定,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干一场有一场”,“算是赚点零花钱”,平时靠做点小生意来生存。
舞龙的队伍更是年轻化,成员主要来自青岩,他们很自豪地说,“我们的青岩龙在全国都是很有名的,在福建得过奖的。”负责“珠子”的杨俊就是2008年福建农运会青岩龙获奖时的成员之一。
舞龙队员中,最小的是14岁的张文文,刚刚初中毕业,学了两个月就来参加舞龙。他觉得,这是件好玩又快乐的事。
“龙头”刘强是位饭店服务员,请了假特地从花溪赶来,兄弟伙几个很开心。
成员们都有自己的主业,将舞龙舞狮当为兼职,但是这伙人做兼职,却比主业多了更多的热情。就连余辉,在创业艰难期,也要和朋友们去跑跑场,唱歌,或者参加农村红白喜事乐队,赚点钱,才能养家。
小小“天井” 大大舞台
顺着余辉家租的房子旁的斜坡往下走,通过一小段黑乎乎的通道,就到了这栋建筑物的中空地带,从下抬头望去,四周都是房子,小小的院坝算是个天井。
余辉的租住房就是艺术团的大本营,有活儿叫上兄弟们就去,平时就在他家附近训练,一间小小屋子里,装的全是队员们的衣服,他们在这里换了衣服,好戏就要开锣了。
“天井”中间,三张桌子,两下一上,呈“品”字,搭成一个简易的表演台子,余辉再将大鼓抬到屋檐下,拿着鼓槌,叶发莲和王家荣提锣,8岁余董明执小镲,稍微年长的杨清江敲钹。两只“狮子”已经准备好,在旁边跃跃欲试。
“咚咚——— ”鼓响了,表演开始了。两只狮子,一黄一红,开始眨巴着眼睛,晃着脑袋,活动着腿,上场了。四五层的出租房,住了几十户人家,听着热闹,大家都出门看,观众越来越多。
虽然空间有限,但八九平方米的舞台,两只狮子舞得有模有样,逗趣、上台、直身、搔痒,各个动作,两个人,四条腿,配合默契,精彩不断。
小小的空间里,20米的龙身,在9个人的舞动下,“蛟龙”也照样翻云覆雨,发挥自如 , 先 后 摆 出 “ 中 ” 、“国”、“龙”三个大字,团里年龄最大的王家荣说,这是特意编排的。
经常受伤 苦中有乐
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上的精彩表演让观众看得过瘾,却是表演者们花费心思,多年功力累积出来的结果,有时候在观众看来毫无破绽的演出背后,却是舞狮者们的咬牙坚持。
周虎的狮头活灵活现,有板有眼,一跃一跳,和搭档配合默契,但是却没少受伤,2006年,一次演出中,需要狮子从桌子上跳下,当时狮尾稍微慢了一拍,周虎从桌子上滑下,腿部受伤。这一点小小的失误,外行一点的观众根本看不出来,周虎马上用临场经验,扭动狮身,掩饰过去。但表演下来,周虎的大腿伤情却让他养了半月才恢复。
40岁的彭中强有时负责狮头有时也扮狮尾,他记忆中有一次受伤严重。因为和搭档零点零几秒的动作分歧,导致他头部磕在桌上,不能马上停止表演,硬着头皮舞狮。表演结束,放下行头,满头流血,队友们才知道他头上破了一个好大的洞。
沈上凯说,舞狮过程中大伤不多,但小伤却是家常便饭,扭伤、破皮,常有的事。“需要和搭档配合默契,才能避免各种受伤。”
作为负责人,有队员受伤后,余辉说都会负责医药费,但因为团里收入不高,所以很难支付误工费。
每年春节 最为忙碌
余辉创业已有十多年,很多时候难以为继,孩子尚幼,需要养家糊口,光凭对舞狮舞龙的热爱,也不能换来太多的经济收入。这几年来,余辉扩大宣传圈,渐渐地在圈子里有点名气,跑场多了,收入渐渐才好了些。
一家公司年终庆典上,两只狮子、一条龙、整支传统乐队,余辉们获得了2800元酬劳,但团里每人分下来,也不过100多一点。
微薄收入,是舞龙舞狮人才流失的最主要原因。
春节将近,余辉的手机响起次数多了,生意也就来了。叶发莲说,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带着团四处走,女儿演小狮子,儿子打小镲,趁着过节的时候赚点钱。
现在新进成员也无需拜师学艺,老带新一段时间,新手也就上路了,他们还曾去过天龙、沿河等地教别人舞狮。除了自身赚钱养家之外,余辉对于舞龙舞狮还有更多的期望,“广东那边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的民间表演团,我们这里太少了。不成气候。”
省建四公司旁边的小篮球场上,一场漂亮的舞龙舞狮开始了。蛟龙腾云,狮子逗趣,小朋友们连呼好看,老人家们对表演各个细节评头论足。篮球场越来越热闹,队员们表演也越加有力。
表演结束,狮子吐出对联: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间艺术。
老爸带队 全家参与
余辉是毕节人,住在后巢乡营盘路的一处出租房内。从十多岁就开始习武,这么些年一直对舞狮舞龙情有独钟。1998年,余辉随东方民族演出团在长沙表演时,认识两个擅舞北方狮子的前辈,对于舞狮这种将中国武术和舞蹈集为一体的民间艺术有了新的认识。
余辉说,早期贵州的舞狮没有成型的舞狮表演,只有少数杂剧团才有,于是22岁的余辉立志将这种表演在民间传播开来。作为俊杰龙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