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舞狮,很多人觉得是男人的专利。白湾在过去的百余年,同样是当地壮年男人扛起了舞狮的大旗。2000年,白湾村委会购回两头“狮子”,组织村里的青壮年排练。大年初一,他们敲锣打鼓为村里的企业、群众们表演舞狮。
每年的舞狮排练,都得花去10多天的时间。壮劳力们排演一天,对家庭而言,就意味着损失了一天的收入。为了能把当地这一传统习俗保留下来,村委会按训练、表演的实际天数,给每位参加舞狮表演的男子“开工资”。
几年后,白湾由村改居,每年定向支出的3000多元的舞狮经费,让居委会感叹“吃不消”,有了停发“工资”的想法。消息传出,很多人不愿参加舞狮了。
2009年,社区居民黄勇成立了白湾首个民间艺术团——风火艺术团,两头闲置的“狮子”也进了艺术团。
风火艺术团成立之后,詹士英、吴淑清、吴敦英等婆婆婶子成为了第一批团员。团长黄勇带领她们排练了一段时间合唱、秧歌后,有天问她们:“想不想学舞狮?”
有团员说:“就我们这群女的能舞狮?到时别舞得不好被人笑话。”“怕什么,咱白湾的女人啥时候输给男人过?”黄勇说。
女子舞狮别样惊艳
“舞狮讲究的是技巧,不要以为穿上服装,两个人随便在地上转两圈就叫舞狮。”黄勇先教“女将”们跟着鼓点走步子,再教她们把狮舞起来。
60多岁的吴淑清舞狮头,黄勇讲明要点后,她回家接着练。她找来一个纸箱,裁剪后把它当狮头,或举或顶或抖,一练就是1个多小时。“刚开始练时,两个胳膊又酸又麻,做家务都抬不起来,后来练多了,那几十斤重的狮子头也能轻松舞起来。”吴淑清说。
43岁的朱辉是风火艺术团舞狮团队的中坚力量,她的丈夫张师傅同样擅长舞狮。在艺术团,她和队友刻苦练习,回家后,丈夫再给她“开小灶”。勤学苦练,让朱辉比别人更快掌握了舞狮的要领。
2010年春节,黄勇带着这支由女子挑大梁的舞狮队亮相。黄勇在“狮子”前耍着大刀,两头“狮子”或跳跃、翻滚、或趴在地上搔痒、翻滚,看得众人连声叫好。今年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期间,风火艺术团受邀来到米公祠,向中外来宾表演传统舞狮。精彩的表演让观众们纷纷拿出相机,留下这难忘的一幕

文章来源:

深圳舞狮队: http:// www.hswsd.com


  • 发表评论
  • 用户:  验证码: 点击更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深圳龙岗坂田地铁B出口杨美村33号一楼.深圳舞龙舞狮表演艺术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