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大运会的记忆渐行渐远,但是大运留下的诸多创举仍然在这个城市继续发酵。

  2012年3月,一场在大运会上闪亮登场的绿色出行行动再次启动,截至4月9日,申报停驶的车辆超过了4万大关。然而,相对于大运期间46万辆的惊人数据,距离理想中的目标仍然有很大的差距。2011年深圳道路的平均时速从2010年的46.2公里提升到了51.1公里,但是日渐拥堵的高峰期仍然成为了这座城市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烦恼。在治堵呼声日渐强烈的前提下,绿色出行需要每一个市民的热情参与。

  幸福的烦恼

  除了用车成本的增加,汽车所带来的便利也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

  2012年2月27日,深圳的汽车保有量正式迈入了200万辆时代。

  时光追溯到1993年,当年深圳的私家车总数只有2100辆。随后的10年,深圳的机动车保有量迈上了20万大关。5年之前的2007年,深圳的汽车保有量迈入了100万时代。与第一个100万花费了27年相比,第二个100万仅仅用了5年的时间。而这一数据仍在以每年至少20万辆上牌的速度继续攀升。即便是按照目前的速度,深圳的第300万辆汽车即将在5年之内上路行驶。

  汽车的增长见证这座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效率,在人们享受汽车带来的便利同时,也逐渐感受到了这种幸福的烦恼。

  2002年,家住福田梅林一村的林先生购买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辆汽车。在同事们艳羡的目光中,林先生感受到了汽车带来的便利。油价不贵,道路顺畅,不再为去某一个目的地而查询公交线路,周末可以自驾远游。汽车改变了林先生的生活,也改变了一座城市的出行方式。

  然而十年之后,除了用车成本的增加,汽车所带来的节省时间的便利也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十年之前,从梅林一村到罗湖区红岭路的单位,开车只需要十几分钟。十年之后,这个时间变成了半个小时,甚至更久。交通的拥堵也让林先生的内心感觉很堵。原本性格温和的林先生也逐渐对开车失去了原有兴趣,并患上了困扰不少司机的“车怒症”。---


  • 发表评论
  • 用户:  验证码: 点击更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深圳龙岗坂田地铁B出口杨美村33号一楼.深圳舞龙舞狮表演艺术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