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一届全国南狮公开赛在深圳的凤凰山广场举行,来自宝安区福永街道的怀德醒狮团和塘尾醒狮团分别夺得冠亚军,让“福永醒狮”威名远播,福永醒狮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表演特点。通过举办全国性的醒狮赛事,以及参与国内外各种醒狮赛事交流活动,现正领着“福永醒狮”走向世界。
武术融入舞狮 自成一格
据宝安县志和福永镇志记载,福永地域早在清嘉庆年间(1796—1820)就已有广泛的狮舞活动。
刚开始的福永舞狮,舞步简单,既不具备观赏性,也无技术含量。20世纪40年代,一代武林高手李坤山,在香港找到开私人武馆、以传授舞狮技艺和武术为生的何思杰拜师学艺,在其悉心指导下,将武术融合在舞狮里,学成后回到福永组织舞狮爱好者组织建醒狮队,传授他们醒狮技艺,经过多年的发展创新,从而使福永的醒狮多了惊、奇、险,还有了自己的套路。
如今福永醒狮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加入现代的舞狮风格,使舞狮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前提下,更具观赏性,逐渐形成了区别于佛山等地狮舞的风格。
福永醒狮威名远播
福永醒狮技艺属南方派系,称为南狮。狮头、狮身、狮尾精心装饰,力求形似,注重神似。狮头以竹、木等扎成框架,再用布或纸裱糊装饰,并绘以色彩,眼、耳、口等均可活动,狮身则由大块布料缝制。
2010年3月,“福永杯”首届全国南狮公开赛在福永举办,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的17支队伍同台竞技,最终东道主福永怀德舞狮队一举夺魁。
在国外,福永醒狮同样有着杰出表现:2004年桥头醒狮团代表国家出访马来西亚美里国际狮王争霸赛荣获狮王称号;在比利时2009年“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开幕式上,怀德醒狮队作为唯一特邀表演的队伍,高超技艺赢得满堂喝彩。开幕式当天,正在比利时进行正式访问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及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二世为活动剪彩,并与怀德醒狮队合影留念。
目前,福永醒狮已被列入深圳市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更好发展“福永醒狮”,近年来,福永街道每年投入扶持资金10万、社区每年投入5万专项资金、企业赞助5万,专门用于狮队训练、比赛、道具制作等开支。
福永文体中心的工作人员说:“为了保护这项非遗,我们制定了很多计划:一是把掌握传统舞狮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放在首位;二是将醒狮表演的文字、图像、录音和录像光盘资料保存下来,供后人借鉴;三是加强对传承人(团队)的扶持培植,健全醒狮武术传承体系;四是广泛培养群众基础,将醒狮培植成群众文化的主流项目。